第十一期
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
在江苏扬州举办
11月18日上午,第十一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在江苏扬州举行开班仪式,江苏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建,江苏省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孙志兵,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曲艺之乡建设委员会秘书长芦明,中共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培均,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艺术处处长顾红霞等领导、学员及其相关工作人员80余人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
仪式上
季培均致欢迎辞,他谈到扬州曲艺创作有着优良的传统,曲艺展演活动很多,曲艺人才辈出。我们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推动扬州曲艺的创新发展。王建在讲话中谈到,近年来,江苏文联精心组织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参与广泛的曲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江苏文联紧抓主题创作,深入实施中长篇作品项目扶持工作,从作品的取材立意、谋篇布局到舞台呈现,创作了一批原创曲艺作品。
听课 |
现场 |
开班仪式结束后,与会专家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座。他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足以体现文化的重要作用。作品站得要高、看得要远、想得要深,要培养观众,引导观众。作品要有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成为精品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曲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聚焦现实主义题材,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艺术理想,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要坚持思想精深、制作精良、艺术精湛相统一,用优秀的作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争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曲艺工作者。
下午,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顾问、国家一级演员黄宏作《喜剧的美学》专题讲座,从喜剧美学的理论溯源、喜剧创作的历程追溯、喜剧实践的探索方向不同方面阐述喜剧的美学特征,并结合自身创作的心得分享给学员们,大家认真倾听并记下笔记。他在授课中谈到,作为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时刻记住自信在心,人民是根,创新为本,理想是魂。在新时代,创作什么样的作品,引领什么样的时尚,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曲艺工作者要拿出符合时代的作品,必须不断地提高学养、涵养、修养。“爱”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真、善、美是曲艺工作者永远的追求。生活永远都是曲艺作品的根基。作者“下去”,作品才能“上去”,作者要真正地钻进去,才能把观众引进去、领进去。心系百姓,系的是心,贴近生活,寻的是根。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观众真正喜爱的作品。
19日上午,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相声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武宾作《春晚语言类节目创作》专题讲座。武宾讲自己与春晚的那些有趣的事情。他谈到,相声是写意的,不是写实的。创作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接受观众的检验。相声要有垫话儿、瓢把儿、入活儿、底。只有演员与作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持良好的沟通,经过时间的沉淀后,还依然被观众所记得的作品才能成为好作品。包袱儿是铺垫出来的。包袱儿要为内容服务,说相声不能使自己成为“愤青”、骂街的表现形式。演员应该捕捉老百姓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点,进行加工,讲好故事。“说、学、逗、唱”的作用是为作品服务、为观众服务。作品要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架构、达到的目的。要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从第一人称再到第三人称的跳进跳出,不要说字儿话儿,要表现出角色形象。要多听经典相声,找到其中的规律。喜剧产生手法有“误会”和“错位”,相声中经常用的表演手法就是通过“错位”来达到喜剧效果。我对传统作品始终心存敬畏之心,对曲艺前辈永远尊重,传统作品都凝聚了曲艺前辈们的智慧结晶。创新不是毁原作,传统作品就是要原汁原味,不建议在从传统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我们要尊重现在年轻人的想法,给自己充电,多听、多看、多感受!
查明哲
下午,中国国家话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一级导演查明哲作《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巍然耸立——戏剧创作谈》专题讲座。他谈到,文艺是在探索、发现、求解、表现人的琐事是什么。在思变、求变、改变、巨变中保存和守望不变,共同去探索和求解我是谁还是谁,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一直只推崇现实主义,一是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二是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现实主义的艺术精神是被历史和时间所证明超越了其它任何主题,具有强大生命力。作者创作的作品要有诗意化、审美化、风格化,追求有意味的形式,形成自己的创作个性,艺术的形式展示中华文化。我们要有对艺术精神的批判意识与反思意识,兼容不同主义、流派的创作手法。要敢于善于兼容,在兼容中创新。有探索才有发展,没有思想的探索就没有艺术探索的灵魂。作者的思想和艺术都应该与生活为伍,顺应人民呼吸,奏响时代强音。要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曲艺作品,去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这是我们曲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担当与责任,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创作为大厦的巍然耸立添一片砖、加一片瓦,尽我们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冯静
20日上午,中国评剧院国家二级编剧冯静作《从生活到舞台——浅谈现实题材的剧本创作》专题讲座。她从“深入挖掘生活中的宝藏”,“选取独特视角、抒写真实感受”,“生活和戏剧的关系”,“戏剧应该给观众什么”,“开阔的视野、心胸才会有大气的作品”5个方面来谈如何创作剧本,如何完成角色从生活到舞台的转换。她谈到,要为心中那份感动去写,写心里真正感动自己的人和事。生活是一个开掘不完的宝库。只有深入人的情感世界的,能打动人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写东西要有主心骨,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要有立得住的内容。不要照搬生活中人物的样子写人或按照世俗标准写人,要剥开生活的表象去看人,要看人内核的精神,倾注自己对于人的理解,表现人物的精神层面。剧场是一个情感互动的地方,首先表演要从情感上打动观众,形成共情关系,引起共鸣,让观众在表演中得到情感上的宣泄,让观众动情。至于对节目的思考是在剧场外完成的事情,哲理的东西放在表演层面之上。创作作品要有格局,思维要有纵深感。先有格局,再定细节,才可能把故事写精彩,先以情感人,再以理服人。作品是作者的一面镜子,而且是精神上的镜子。
分组过稿
研修班期间,每天晚上,研修班学员分成两组参与过稿会,学员们逐一通过或读或表演的形式展示自己创作的作品,崔琦、陈亦兵、暴玉喜、王宏坤、冯阳5位辅导老师对学员们创作的作品进行轮流点评。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细致入微的点评得到了学员们的认真倾听、深表赞赏,学员们认为老师们的点评建议非常中肯,也有利于对自己以后的创作提供指导方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一组过稿会
二组过稿会
21日下午,进行第十一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结业仪式。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黄群,北京曲协顾问、北京曲艺团曲艺作家崔琦,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曲艺创作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一级编剧暴玉喜,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艺术团副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宏坤等领导、嘉宾、学员及其相关人员出席。
黄群作研修班总结讲话,本期高研班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就是高——研——班。一是高,群英荟萃。二是研,学术氛围强。三是班,团结互助。创作是第一要务,创作需要主题鲜明、主题先行;创作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需要激发灵感、精心打磨。坚持终身学习;坚持对艺术怀抱忠诚;坚持追求德艺双馨。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新时代,有着许多美好的艺术素材和题材需要我们去观照;有许多精彩的生活原型典型和史诗传奇值得我们大书特书。衷心希望大家携起手来,潜心创作,精心为艺,向着曲艺最高峰攀登,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具有标志性印记、彪炳曲艺历史史册的新的辉煌。
颁发
证书
结业仪式后,举办了第十一期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学员汇报演出。福建省厦门市文化馆曲艺教员廖剑青,河南省泌阳县戏剧创作室主任盛莉,江苏省泰州市曲协主席焦志祥三位学员分别在主持人重庆市逗乐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好的主持下,讲述了自己这几天的学习心得,表达了对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和扬州曲协的感谢,都觉得参加此次研修班收获满满,日后将把在研修班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之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阳光曲艺团团长赵梓琳主持,宣布汇报演出正式开始。快板书、相声、太原莲花落、评书、扬州弹词不同曲艺形式的节目轮番上演,获得台下学员掌声阵阵。
第11期高研班汇报演出
主持人:宋好
主持人:赵梓琳
据了解,全国曲艺创作高级研修班自举办以来,在繁荣曲艺创作、培养曲艺人才、推出优秀作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期高硏班继续坚持“以作品入班”的原则,围绕“发掘人才、鼓励创新、学研并举、打造精品”的宗旨,以“牡丹绽放七十载激情说唱新时代”为主题,深入讲解和分析曲艺创作的方法与手段,并结合相关主题开展专题研讨,力争打造一批观照人民生活、奏响时代强音、反映新中国发展历程,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当代审美风尚的优秀曲艺作品,着力提升全国曲艺创作骨干的专业能力,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批”目标持续努力。本次高研班活动由华体汇app在线登录 、中国文联人事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江苏省文联共同主办,江苏省曲协、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扬州市曲艺研究所承办。
| END |
供稿/供图:陈琪颖